教師小課題研究有什么特點
分類:課題研究 發表時間:2016-11-17 14:55 瀏覽量:
小課題研究就是研究者采用一般的科學方法或合理手段對細微的教育問題進行觀測、分析和了解,從而發現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教育現象之間本質聯系與規律的認識活動。但是很多人在做課題時抓不住課題的特點,研究效果很不理想,那么,教師小課題研究有什么特點?下面小編為大家總結如下。
一是“小”,即研究的范圍和研究的問題小。小課題研究主要聚焦于教學某方面的一兩個因素的實質或關系的矛盾和疑難,研究的內容是教師教學過程各個環節的有價值的細小問題。問題可以具體到一堂課的教學案設計、授課導入方式、課堂提問、作業設計等等。“小”還表現在研究的規模上,小課題研究涉及的范圍小、人員少、時間短,因而規模小、投資少。
二是“活”,即靈活。小課題研究的靈活性主要表現在研究的過程上。它選題論證、方案設計、立項開題、實施研究等都沒有規劃課題研究那么復雜。研究什么?什么時候研究?怎么研究?沒有固定的研究模式,沒有強制的操作流程,人人都可以研究,時時都可以開展,處處都可以進行,在興趣中生根,在實踐中開花,在過程中結果。
三是“實”,即實在。首先是選題“務實”,小課題研究立足于當前教育教學工作,針對教師教學工作中遇到的盲點、熱點、難點、疑點問題,選題貼近學校、貼近教師、貼近課堂教學實際。其次,研究過程“踏實”,源自于教學實踐的問題還在教學實踐中解決,小課題研究在教中研、研中教,研究是教學實踐的組成部分,不是游離于教學實踐之外的活動。再次,研究結果“真實”,小課題研究成果的表述不同于規劃課題,強調在“做得好”的基礎上“寫得好”,從表達形式上看,它不需要編寫專著,也不一定要撰寫長篇的結題報告和專業。它可以是教學案例設計稿,聽、評課稿,教育案例,教育故事,課堂教學實錄;也可以是研究小報告,訪談記錄,調查問卷及報告,沙龍材料,學生作品;還可以是音像作品,圖表、教具等實物。這些成果對教師來說,既實在也實用,教師用自己的語言敘述自己的實踐,從自己的實踐中提煉自己的經驗,讓自己的經驗體現自己的特點。這樣的表達方式不僅為研究者積累了改進工作和后繼研究的經驗,也便于同伴互通共享。
四是“短”,即周期短。小課題研究的時間視研究的內容而定,可長可短,時間短的兩至三周就可以解決問題,長的三至五個月,最長的一般不超過一年。
五是“平”,即符合當地、當時教師的研究水平。與規劃課題研究相比,小課題研究更貼近一線教師的實際。小課題研究最關注的是研究結果所具有的實踐意義,以及對研究者本身和他們同事的教學會不會有一些應用價值。
六是“快”,即見效快。由于研究的周期短且基于在實際工作中解決具體問題,因而速度快、效率高,一個問題解決了,就可以轉入到下一個問題的研究;一個問題解決了,就可以得到一點收獲。
本文由尚捷文化網首發,一個權威正規的學術著作教材出版網。
文章名稱:教師小課題研究有什么特點
文章地址:http://www.74993.cn/ktyj/421.html
上一篇:在做中小學課題研究時應注意什么 下一篇:課題研究中期報告該如何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