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課題研究 發表時間:2017-07-11 16:26 瀏覽量:
中小學教科研存在哪些問題?中小學教科研不僅是提高教師素質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出名師名校的必由之路,是教師由“教書匠”變為“教育家”的重要途徑。但是很多研究者在實際操作進行中,往往過于追求結果的成敗而忽略了過程的重要性。
1、.缺乏理論學習。加強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應是教科研活動的重要內容。通過學習,掌握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幫助和促進教師樹立新的教學思想和觀念,及時了解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教改信息。但是,有些教師被繁重的教學任務所束縛,幾乎沒時間和精力看書和學習,以致教學觀念、方法、手段等嚴重滯后,“滿堂灌”、“題海戰術”依然充斥整個教學過程;有的將學校教科研看作是市場經濟下“包裝”與“營銷”行為,或依賴專家滿足于“點”上開花,忽視“面”上結果;有的搞形式主義,只追求搞了多少次教科研活動,而有意回避理論學習。
2、.缺乏整體協作。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雖然是一種個體行為,但它所體現的應該是一種集體智慧。長期以來,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各搞一套,缺乏交流與協作。誠然,教師在教學中主要展現的是自己對教材的分析與理解、過程的設計與調控、方法的選擇與應變等基本教學能力,但如果能集中并鄭和同一教研組、備課組老師的做法,做到資源共享,無疑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再說,隨著高考跨學科綜合能力考核力度的加大,強調學科知識結構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內容、強調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強調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突出對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的考查,這就更需要學科之間、教師之間相互合作、相互切磋、相互融合。
3、.缺乏課題研究。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應努力由“實踐型”逐步向“科研型”、“專家型”發展,不斷探索和總結教育教學的內在規律,使自己成為教育教學改革和實踐的行家里手。但在當前的中小學中,大多數老師仍缺乏科研意識,缺乏對各種有意義的教育教學的內在因果關系的思考和研究;有的怕改革、怕影響升學率、怕價值抱怨,因而被迫或自愿沉睡在古老的教育模式之中,導致教育教學工作往往是高投入、低產出,事倍功半,靠苦干、加班、超負荷工作來提高升學率;有的教師雖也搞了一些專題研究,但由于缺乏科學性、計劃性、系統性,研究也往往是隨意的、零碎的、膚淺的;有的重撰寫文章輕課題研究,重的發表和獲獎輕實際的調研過程,重研究成果的獲得輕成果的應用和轉化;有的教師頭腦中還有諸如“教科研神秘論”,認為搞科研只是教育理論工作者和教育專家的事,是高深莫測的工作;“教科研無用論”,認為教師的任務就是教學,無需搞科研,搞科研是額外負擔;“教育科研簡單論”、“教科研唯文論”,錯誤地認為寫出文章、發表文章就是搞科研,簡單地認為評價研究者能力的高低、成績的好壞,就是看發表的多少,較少運用理論指導教育實踐。
本文由尚捷文化網首發,一個權威正規的學術著作教材出版網。
文章名稱:中小學教科研存在哪些問題
文章地址:http://www.74993.cn/ktyj/2543.html
上一篇:2018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重點課題申報條件 下一篇:行動研究法的五大原則
正規單位正規注冊單位,固定地址辦公,單位賬戶辦款,開具正規發票
優質服務尚捷擁有數十名專職編輯客服為您提供一對一的專業服務
專注出版成立十年多,尚捷只專注于教材出版和著作出版
更低價格出色的采編能力和數萬作者的支持是我們更低價的保障
聯系學術顧問
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