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課題研究 發表時間:2017-05-31 18:26 瀏覽量:
什么是微型課題?微型課題又稱之為微型科研,其主要指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即時梳理、篩選和提煉,使之成為一個課題,并展開扎實的研究。下文是對微型課題有關常識的介紹,僅供參考。
1、“微型課題”研究已經進行了很長的時間,但是有關“微型課題”的概念和特點很多人并不是十分清楚,有必要澄清和進行更深入研究。
2、“微型課題”是教師為解決一個具體的、較為微觀的現實問題而建構和確立的小課題。它往往會用到一般課題研究中常用的一些研究方法,但又相對簡單,不追求方法自身的嚴密性;它與實踐操作或行為改進緊密互動,又有機融合,更注重過程本身;它不強調研究的學術性、規范性,較為自由,是一種平民化的研究樣式,因而不(一定)需要教育機構或學校行政機構以及科研機構的認定,倡導自主、自立、自為、自用;它服務于教育實踐者的日常工作,但又在實踐的反思、經驗的積累中養成理性智慧,以此指導和改進研究者將來的工作。
3、 “微型課題”往往包括:具體的對象指陳、現實的觸動描述、鮮明的意旨表達、可行的方法設計、清晰的程序勾勒和大致的成果預期等,正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它是“具體而微”的課題,具有課題的一般結構或體式,關注的問題卻更為具體。
4、“微型課題”的視域、論域和切口等都比較小。如“中學語文課堂合作‘邊緣人’現象研究”、“小學中年級學生閱讀摘抄實效性的研究”等,就符合魯迅先生所說的“角度要小,挖掘要深”的“原則”。前者研究課堂合作中“邊緣人”現象的成因、類型、對策等,有利于解決課堂合作面較窄、民主平等氣氛較淡等問題;后者針對閱讀摘抄有形無實、效率不高的現實,研究和尋找提高其實效的方法與路徑。
5、“微型課題”的視域、論域和切口等都比較小。如“中學語文課堂合作‘邊緣人’現象研究”、“小學中年級學生閱讀摘抄實效性的研究”等,就符合魯迅先生所說的“角度要小,挖掘要深”的“原則”。前者研究課堂合作中“邊緣人”現象的成因、類型、對策等,有利于解決課堂合作面較窄、民主平等氣氛較淡等問題;后者針對閱讀摘抄有形無實、效率不高的現實,研究和尋找提高其實效的方法與路徑。
6、“微型課題”要研究當前的問題,要說“今天”的話。如,“‘好孩子’情感障礙個案研究”就很“應時”,因為一般人眼里的“好孩子”有不少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情感障礙,耐挫能力也較弱。
本文由尚捷文化網首發,一個權威正規的學術著作教材出版網。
文章名稱:什么是微型課題
正規單位正規注冊單位,固定地址辦公,單位賬戶辦款,開具正規發票
優質服務尚捷擁有數十名專職編輯客服為您提供一對一的專業服務
專注出版成立十年多,尚捷只專注于教材出版和著作出版
更低價格出色的采編能力和數萬作者的支持是我們更低價的保障
聯系學術顧問
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